每一个骨灰级八零后玩家,都能说出一大串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游戏,在讲述自己关于游戏的快乐或悲伤之后,最后总是会陷入沉默,仿佛游戏生活已经早已远离自己了。现在基本每个网游的专题站上都会有“心情故事”这个栏目,不少玩家会在这里投稿,但基本都是消极的,不是怀念曾经的游戏岁月,就是玩游戏的不开心之处等等。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游戏在中国的状况——基本就是个悲剧。

首先是对于游戏的态度。当今的中国社会对于游戏抱有很大的偏见,认为只要玩游戏就是不务正业、玩物丧志,游戏成为了经常被人口诛笔伐的洪水猛兽。这种偏见与歧视自然是不利于游戏的发展的。我并不否认游戏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(又有什么东西不会带来社会问题呢?),但游戏也有着很多的优点,这也是不可否认的,就连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都出过一款叫做《粮食力量》的游戏来进行人道主义教育,这很说明了游戏的作用——就像小霸王学习机的广告词一样,寓教于乐,其乐无穷。现在这种偏见有所缓解,但由于不少人在对游戏进行着负面影响,所以很长时间之内游戏依然是得不到正确的对待的。

  其次是游戏文化的氛围不成气候。我们想一想韩国玩家可以在主题网吧中为电子竞技而疯狂,韩国电竞横扫全球;日本玩家可以在秋叶原找到自己的天堂,日本游戏曾经是全球翘楚;欧美玩家更不用说,无数大作就是他们的本土产品,游戏产业十分成熟,游戏文化底蕴丰富。再看看中国,除了网游什么都没有,网游虽然能带来大量GDP,但依然停留在以抄袭、山寨为主的所谓“原创”网游阶段,没人认真考虑游戏文化,只是一帮商人在赚快钱而已。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行,盗版猖獗导致单机萎靡,ChinaJoy上除了美女与噪音以外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一说的地方了。中国玩家们不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游戏主题的俱乐部,在网上也没有像样的社区或者精神家园。中国的玩家们不过是一盘散沙,散兵游勇自然难成大事。

最后是玩家群体是弱势群体,这一点与前面两点互为因果。玩家是弱势群体表现在很多方面,首先是很多玩家会被扣上“宅男”的帽子,受到歧视;其次,网游玩家在运营商面前很难保证自己的权力,运营商的用户协议基本都是霸王条款;再次,盗版猖獗,正版意识淡薄,国产游戏公司倒了一个又一个,遍地都是难以盗版的网游服务质量却又没有保证,如此一来单机只能玩盗版,网游又少有佳作,在尝够了底价盗版盘的甜头之后,苦果终于降临了。最后,很多玩家后来都不得不放弃游戏,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,彻底告别游戏,甚至很多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也是如此,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一行业另谋生路。这也是一种悲剧吧。最后,玩家普遍过于年轻,而很多长辈都是对游戏抱有负面情绪的,这样一来玩家自然更是悲剧了。

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?我认为主要要靠政府政策的引导。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优惠,但还不够。网游分级制度、实名制虽然提上了日程,但还没有实装。ECL也许能为中国的游戏现状带来一些起色,SNS也许能为游戏文化带来一些积极影响,但我们的现状依然是严重缺乏自己的游戏人才,而且游戏行业工作环境普遍十分恶劣——这似乎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通病。我们只能祝愿游戏一路走好吧,虽然作为普通的玩家,曾经只有买正版才是表明自己希望国产游戏越来越好的证明,而现在则是观看和参加电竞比赛了。单机已亡,但愿网游、手机游戏、电子竞技等领域能使中国的游戏走向世界前列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ud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